• CPUbound(计算密集型) 和I/O bound(I/O密集型)


    I/O密集型 (CPU-bound) 
    I/O bound 指的是系统的CPU效能相对硬盘/内存的效能要好很多,此时,系统运作,大部分的状况是 CPU 在等 I/O (硬盘/内存) 的读/写,此时 CPU Loading 不高。
    CPU bound 指的是系统的 硬盘/内存 效能 相对 CPU 的效能 要好很多,此时,系统运作,大部分的状况是 CPU Loading 100%,CPU 要读/写 I/O (硬盘/内存),I/O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,而 CPU 还有许多运算要处理,CPU Loading 很高。

    计算密集型 (CPU-bound) 
    在多重程序系统中,大部份时间用来做计算、逻辑判断等CPU动作的程序称之CPU bound。例如一个计算圆周率至小数点一千位以下的程序,在执行的过程当中

    绝大部份时间用在三角函数和开根号的计算,便是属于CPU bound的程序。
    It is because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 of most protocol codec implementations is CPU-bound, which is the same with I/O processor threads.

    根据以上分析,可以认为通常情况下,大部分程序针对某个特定的性能metric而言都可分为CPU bound 和 I/O bound两类。
    CPU bound的程序一般而言CPU占用率相当高。这可能是因为任务本身不太需要访问I/O设备,也可能是因为程序是多线程实现因此屏蔽掉了等待I/O的时间。
    而I/O bound的程序一般在达到性能极限时,CPU占用率仍然较低。这可能是因为任务本身需要大量I/O操作,而pipeline做得不是很好,没有充分利用处理器能力

    计算密集型 vs. IO密集型

    是否采用多任务的第二个考虑是任务的类型。我们可以把任务分为计算密集型和IO密集型。

    计算密集型任务的特点是要进行大量的计算,消耗CPU资源,比如计算圆周率、对视频进行高清解码等等,全靠CPU的运算能力。这种计算密集型任务虽然也可以用多任务完成,但是任务越多,花在任务切换的时间就越多,CPU执行任务的效率就越低,所以,要最高效地利用CPU,计算密集型任务同时进行的数量应当等于CPU的核心数。

    计算密集型任务由于主要消耗CPU资源,因此,代码运行效率至关重要。Python这样的脚本语言运行效率很低,完全不适合计算密集型任务。对于计算密集型任务,最好用C语言编写

    第二种任务的类型是IO密集型,涉及到网络、磁盘IO的任务都是IO密集型任务,这类任务的特点是CPU消耗很少,任务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IO操作完成(因为IO的速度远远低于CPU和内存的速度)。对于IO密集型任务,任务越多,CPU效率越高,但也有一个限度。常见的大部分任务都是IO密集型任务,比如Web应用。

    IO密集型任务执行期间,99%的时间都花在IO上,花在CPU上的时间很少,因此,用运行速度极快的C语言替换用Python这样运行速度极低的脚本语言,完全无法提升运行效率。对于IO密集型任务,最合适的语言就是开发效率最高(代码量最少)的语言,脚本语言是首选,C语言最差。

    总之,计算密集型程序适合C语言多线程,I/O密集型适合脚本语言开发的多线程。

  • 相关阅读:
    Binding to a Service
    UML类图几种关系的总结
    阿里云调试
    Serif和Sans-serif字体的区别
    从Log4j迁移到LogBack的理由
    logback
    java 解析json格式数据(转)
    开源Web测试工具介绍
    GET乱码以及POST乱码的解决方法
    单元测试框架TestNg使用总结
  • 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duanxz/p/2733562.html
Copyright © 2020-2023  润新知